(1901~1937)
原名尚炜,曾化名吕盘铭,河南省罗山县城关人,中共豫南早期党员,罗山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1920年夏,在河南省立(信阳)第三师范上学期间,串连回罗山度假的青年学生,发起创办“罗山青年学社”,开展进步活动,被推举为学社理事长兼社刊《三日报》主编。1923年,考入武汉大学,1925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毕业后回罗山,积极从事农运和建党活动,于同年10月正式组建中共罗山特支,任书记,并在罗南等地发展党员,建立了一批党的支部或小组,加强了对农运的组织与领导,至1927年春,引导农协会员和枪会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抗暴斗争。曾一度进占罗山县城,驱逐军阀委任的县长,废除苛捐杂税,组织罗山治安管理委员会代行县政,实行各阶层民众联合自治。
1927年3月,他作为罗山国共两党组织代表,应邀参加了在武昌召开的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并作了报告。会后,他深入罗西南地区,在巩固壮大农民协会的同时,进一步争取和改编枪会武装,大力发展农民自卫军组织,积极支援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罗山特支转入秘密活动。
1927年冬,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他参加了开创信西四望山红色区域的斗争。1928年初重返罗山。同年3月,出席中共罗山县第一次党代会,当选为中共罗山县第一届县委委员,负责指导城区工作,兼城区独立支部书记。在他的努力下,城区党群组织迅速发展,不久,城区独立支部扩建为区委,下辖数个支部,农、青、妇等各种群众组织也秘密建立起来,并开展了活动。
1928年7月,他调到豫南特委工作,参与指导汝(南)正(阳)确(山)一带创造据割局面的斗争。8月,任中共正阳县特支书记,10月,调任改组后的中共确山县委书记。1929年6月,调任中共正阳县委书记,在中共信阳中心县委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游击斗争,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赤色游击大队,积极活跃于汝、正、确边境。
1930年2月,再次调到确山,恢复重建中共确山县委,任书记。4月,任中共京汉区特委(辖孝感、信阳两中心县委)候补执行委员兼确山县委书记,11月,信阳中心县委撤销,中共豫南特委恢复重建,他任豫南特委委员兼确山县委书记。其间,全县先后恢复建立了4个区委、2个分区委、1个特支和12个支部,并于同年秋,领导各区乡游击队、赤卫队和农民群众,先后举行了10余次较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1931年春,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荒抢粮斗争,给当地反动势力以很大打击。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调他到开封工作,此后,主要秘密从事工运。
1937年,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