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930)
原名陈锡鸿,河南省罗山县山店乡人。中共豫南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1925年在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春,参加创建了信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信阳党团独立支部”,任支部委员。同年夏,一度回罗山开展建党活动,发展党员,帮助建立了罗山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东峰庵支部”,同年秋,又在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发展一批罗山籍同学入党,为罗山城区建党创造了条件。在从事建党活动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领导了信阳、罗山的青年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罗山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恢复发展党的组织,1928年3月,中共罗山县委成立,他当选为县委书记,此后,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运动,壮大了党在农村的基础。豫东南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后,奉调到潢川,恢复重建潢川县委,任书记。根据党代会精神,致力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至年底,潢川党组织得到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29年2月,出席豫东南第二次党代会,当选为中共豫东南特委委员,因特委代理书记赴中央汇报工作,特委日常工作由他暂时负责,同时,还兼任潢川县委书记。同年5月,中共信阳中心县委成立,他担任中心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在此前后,他作为特委和中心县委委员,先后参加了商南起义的准备工作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同年8月,前往确山县加强对该县工农运动的领导,将不健全的县委整顿改建为确山县区委,任县区委书记,至1930年1月,初步恢复了工农运动,并领导农民武装在乡村展开了游击斗争。同月,调离确山。11月,中共信阳中心县委撤销,豫南特委重建,他被调往山东作城市工运工作。
1930年底,于上海被捕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