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羊

日期:2021-05-08 10:52:06   来源:   作者:

(1905~1933)

       原名杨光寿,曾用名洛阳、任昙、王志刚,河南省新县千斤乡人。幼时随伯父迁居江西省德安县。
       1923年,杨乐羊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湖北高等师范附中学习。在当时进步思想影响下,他在校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并于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党组织派遣回德安开展建党工作,在沈毅小学任教员。同年11月,德安县第一个党支部建立,杨乐羊任支部书记。1926年春,德安县党支部引起了国民党德安县当局及军阀王乐善的极大注意,他们随即解聘了杨乐羊沈毅小学教师职务,在此情况下,德安党支部决定疏散党员,杨乐羊离开德安回到河南老家。是年暑假,考入开封中州大学读书。
       1926年冬,杨乐羊南赴武汉,进入中央军事学校学习。不久,按照上级指示,回到河南老家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2月,在杨店祠堂召开了40余人参加的各村各户代表会议,公开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的口号。3月,又在王洼村召开了200多人参加的青壮年农民大会,旋即成立了光山县白居区千斤保第一个村农民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农民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大革命失败后,他以杨高山村保国民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春天,杨乐羊秘密同鄂东特委取得了联系。5月,受组织派遣,离开学校赴柴山保参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任中共光山县委委员。1929年7月,参加了“白沙关万人暴动”。1931年,鄂豫皖苏区开展反“围剿”斗争,杨乐羊被调到部队做政治工作。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他随军西征。
       1933年,担任红三十一师政治委员,在四川通江战役中作战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