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推动我省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日前,省委党史研究室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等10家单位,命名为第三批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被命名为第三批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其它单位有: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巩义市)、冀鲁豫边区颜村铺革命旧址(濮阳市)、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泌阳县)、晋豫边革命纪念馆(济源市)、三门峡市党史方志馆、林州市烈士陵园、许昌市烈士陵园、中原解放纪念馆(平顶山市)、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等。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基本情况
为缅怀先烈,信阳市委市政府主持修建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该馆座落在信阳市北京路和107国道交汇口处,占地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6200平方米。2007年4月28日建成开馆。
纪念馆陈展内容按时代顺序,以上千幅文字图片和5000多件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位于纪念馆广场上方的是我馆标志性建筑红军雕像,其正面镌刻着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纪念馆的建成开馆被评为“2007年度河南文化十件大事”之一;目前,纪念馆已获得“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景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廉政教育基地”、“济南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十项荣誉称号。开馆八年来,纪念馆积极拓展思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史教育活动,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10万人次,先后有800多个机关团体,50多万人次的党员干部在这里参观学习,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纪念馆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学习党的历史、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广大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普及党史知识的重要课堂。
纪念馆是隶属于信阳市委宣传部的副处级事业单位,现有编制12名。现有管理人员12人、讲解员12人、其他工作人员30人,下设有办公室、社会宣传教育科、陈列保管科、安全保卫科、征集保管部和编辑研究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规范的服务流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监督措施,如《主班工作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社会教育科工作职责》、《陈列保管科工作职责》、《保安员岗位职责》、《保洁人员工作制度》等;拥有一支思想进步、作风扎实、业务精熟、团结奋进的职工队伍。
纪念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央财政每年有专项的免费开放补贴,地方财政确保人员经费和基本业务经费,有充足的专项经费用于日常维护。配备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严格审核经费开支,较好地坚持了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
开馆以来,纪念馆凭借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图片和文物,吸引各级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已先后接待了央视四套《豫风楚韵》、少儿频道、军事频道《永远的红军》、十套《探索发现》、大河网等多次央视及各级媒体来录制、报道鄂豫皖革命历史,成为宣传鄂豫皖革命史,弘扬“大别山精神”的主阵地,促进和提升了信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建立立体宣传网;开设了纪念馆门户网站,并在大河网开设了网上纪念馆。设计、制作并出版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书籍、《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光碟、《红色记忆·历史足迹》邮票珍藏册、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简介》宣传册等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