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佟矩(1908~1937) 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政治委员。1932年12月西征入川,参加创建川陕革命根据
陈兴山(1903~1931) 又名陈新山,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员。 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曾任红三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第十三师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
陈守信(1907~1937) 河南省新县陡山河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任红一军教导团手枪队队长。 1931年11月,在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中,他带领手
陈 焕——34岁
陈 明(1921~1944)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人,著名的双枪女英雄。1941年冬参加新四军五师部队,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春,陈明被派回信阳,先后在谭家河、十 三
张新福( ~1934) 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1934年于
张锦鳌(1905~1932) 河南省固始县洪埠乡人。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代店一带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建立革命武装。 1929年秋,参加组建代店赤卫队,任队长
张厚之(1919~1946)
新县陈店乡三壁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初期,同何耀榜、刘名榜、肖先发等在天台山、卡房一带打游击,任游击队班长。新四
张裕生(1900~1941) 原名德充,河南省信阳市河区谭家河乡人。信南敌后抗日游击斗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26年夏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他在张家湾办起“平民夜
张宗祥——31岁
张宗杏(1907~1935) 女,河南省新县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色的妇女干部。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宗杏积极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1930年春,卡房
张成台(1908~1946) 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人。1928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当选为村农会主席,同年秋,任本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0年任光山县弦
张文德(1901~1937) 河南省罗山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3年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
张以宽(1888~1937) 河南省罗山县宣化店(现属大悟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8月参加罗南起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罗山县苏维埃政府财粮委员,领导农民开展打土
朱泽荣(1911~1935) 河南省商城县双河区桐岗冲人(现属金寨县)。1930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区游击队中队长。1933年夏,朱泽荣任二路游击师二营(后为一营)营
沈家祥( ~1935) 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参谋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rdqu
汪心泰(1906~1943)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邢集人。1935年7月,汪心泰结识了到尖山发展地方武装的中共党员王国华,在王国华的启发下,他积极发动当地贫民组织扁担会,抗租抗捐,不久即
邹丰盛(1905~1933) 又名邹洪盛,河南省新县人。1928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红三十军第九十师师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
何立池( ~1935) 河南省新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九十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反围攻作战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余乃勤(1901~1923) 河南省商城县余集乡人。土地革命战争时商城县地方革命武装的重要领导者之一。1928年秋参加革命,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夏,商城起义成功后,
吴维儒( ~1935) 河南省新县人。中国共产党员。 曾任红二十五军经理处处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红二十五军长征。 1935年在陕南
吴绪太(1886~1933) 河南省光山县人。中国共产党员。 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经理部部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吴荆赤( ~1931)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李家寨乡当谷山村人。中国共产党员。 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12月参加当谷山起义。1929年8月,由中共信
吴伯涵(1889~1930) 原名吴为凡,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乡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固始县地方革命武装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926年在张广庙小学任校长期间,即在当地秘密组织烧香会
吴传颂(1885~1931) 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人。1929年参加革命。 同年冬,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在家乡组织一支40多人的赤卫队,向豪绅地主展开斗争。首先缴获了杨湾大地主的3支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