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8 15:39:18 来源: 作者:
(1906~1943)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邢集人。1935年7月,汪心泰结识了到尖山发展地方武装的中共党员王国华,在王国华的启发下,他积极发动当地贫民组织扁担会,抗租抗捐,不久即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同年冬,中共尖山支部建立,汪心泰任书记。
1936年1月,豫鄂边红军游击队成立的当夜,他和张星江、周骏鸣等带着仅有的3支枪,处决了一个作恶多端的联保主任,缴获步枪1支。此后,这支游击武装在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建立起以尖山为中心纵横百里的游击区域。一次,他在随军活动中不幸被捕,经受了敌人3个月的酷刑折磨,始终没有暴露党和游击队的秘密。他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带着伤立即投入对敌斗争。不久,地方反动民团血洗了汪心泰的家,其父惨遭杀害。抗日战争爆发后,汪心泰任中共尖山区委书记。 1938年初,他随游击队一部编入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开赴抗日前线,历任连长、营长、侦察队长,转战淮南津浦陕路两侧,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1942年,部队决定抽调军事骨干支援地方开展武装斗争,汪心泰因腿部负伤,行动不便,主动请求到地方工作,后被任命为江苏省仪征县县总队副队长。
1943年1月9日,汪心泰率一班武工队到敌占区新集一带活动。因坏人告密,他们于陈家营宿营时,被日伪军3个连包围。汪心泰沉着应战,为掩护同志们突围而壮烈牺牲,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