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毅

日期:2021-05-08 08:44:27   来源:   作者:

(1910~2003)
 
       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人。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赴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被派往山东抗日前线,任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泰西行政委员会主任,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泰西抗日根据地。1939年8月后,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参与开创大别山解放区的斗争。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采取因地制宜、上下配合、群策群力等有效措施,积极筹备渡江作战所需的船只和军需,保证“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船有船”,为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市财经接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52年8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分管基本建设和干部工作。他领导和指挥了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等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骨干企业的建设,亲自参与规划、选址、建厂、投产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为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和迫害,他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返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粉碎“四人帮”以后,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坚持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解决了河南省一批历史遗留问题。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2年10月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4年3月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