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溢四月天,阅读点亮新征程。4月23日,在固始县举办的“书香润蓼城·雅韵颂古今”活动中,世界读书日经典朗诵会中,一幕《劝民歌》将活动推向高潮。该表演
近日,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史馆作为河南省村史馆建设的典型示范,照片荣登《河南史志》杂志封面,受到广泛关注。 帅洼村位于光山县晏河乡西南部,辖18个村民组、699
为弘扬大别山精神、革命老区精神,开展好党史和光州文化学习教育,提升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文化素养,潢川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邀请中共潢川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任陈国太,利用暑假,为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系统分管党务工作的干部,举行中共潢川党史和光州地方历史集中学习培训。
7月27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老师张雷带领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调研小组到息县开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地调研”活动。
近日,由息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息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著的《息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完成并出版。这是一部经过五年精心编纂的史书类专著,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发
2024年3月5日,在息县三级干部会议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对全县2023年度重点工作综合考核获奖单位进行表彰,息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荣获“单项工作
近日,息县曹黄林镇冯庄村人物志《足迹》编纂完成并正式出版。
2020年,曹黄林镇冯庄村《足迹》编纂委员会启动人物志的编纂工作,通过历时3年多的走访座谈、资料收集整理
近日,由息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组织整理的《红色息县》编纂完成并正式印刷。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
息县解放前夕,匪患严重。剿匪反霸、巩固解放区民主政权成为新(蔡)息(县)县爱国民主政府①的主要任务。1948年2月,新(蔡)息(县)县人民武装大队(以下简称县大队)刚成立,力量弱小,而此
雷锋与光山籍开国将军吕清的故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耳边这首歌的旋律不时回响,雷锋&m
市委党史研究室按照全市决算工作统一要求,强化组织管理,积极细化工作流程,深入推进决算工作数据准确、公开透明,被信阳市财政局评为2021年底部门决算编审工作先进单位。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1日,党的二十大精神信阳市委宣讲团到淮滨县举行报告会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活动。信阳市委宣讲团第十
2022年9月6日-7日,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祝辉一行来潢川县调研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等工作。潢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林晓水陪同调研。
祝辉一行首先听取了潢川县委党史
邓小平在息县郭庄张杨杨 张泽林1948年2月20日,邓小平政委和李先念副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前方指挥所与中原局部分机关转出大别山,北渡淮河,再次来到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祝辉 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决议呈现的是一部革命史诗。在这部史诗里,我们革命先烈用理想、激情、热血与牺牲铸就的历史和辉煌;我们党从弱小到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是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的主要发生地。1947年8月下旬,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遵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多人,在千
10月28日,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郭晓静一行6人在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祥凤的陪同下来光山县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杨坤热情接待,县史
9月27日下午,信阳市浉河区妇联在华悦酒店举办全区妇女干部培训班。河南省党史专家人才库人员、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信阳市浉河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廖家宽以《革命
9月23日下午,浉河区召开《中国共产党浉河区历史》第一卷、第二卷评审会。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祝辉、副主任杨恒生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评审会。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刘祖刚主持。
收到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印发的《信阳市中共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征集、整理与研究工程方案》通知精神,我室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副主任吕海珠同志担任组长、李璐珂任联络员,负责此项工作
1947年8 月 24 日下午一点 ,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南下的中路大军——中原局机关 、野战军指挥部及二纵、六纵主力到达集结地息县彭店。彭店位于息县西北部
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率后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及一纵 2 万余人 , 按预定计划北上 , 于 12月13 日到达光山西南的殷家棚。这时接到前卫部队一纵二十旅旅长吴忠
刘邓十几万大军远离后方,千里南征,深入敌后,在无后方依托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所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很多。由于部队长途跋涉 , 连日征战,指战员们都十分疲乏;后勤供给方
现今信阳市的新县,旧称经扶县,是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以“剿共”有功将领刘峙的字号命名的。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建革命根据地,随着人民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