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览胜——信阳革命遗址》(上、下册)
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
字数:712.29千字
序 言
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红色览胜——信阳革命遗址》一书付梓出版了。这是一部宣传和弘扬党在信阳的光辉历史,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信阳党史部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可喜成果。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历史。信阳是全国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所在地,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战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如创建全国第一个工农监察委员会,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这里起飞,国家一级文物、书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大纲等,信阳革命遗址数量在全省名列第一。
信阳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信阳有100多万人参战,30多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信阳革命老区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尤太忠、万海峰、郑维山等100多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将领;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英雄部队;留下了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刘伯承、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信阳是中原的骄傲、华夏的荣耀。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中,信阳革命老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信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和瞻仰的革命遗址。为了全面了解信阳党史资源现状,掌握境内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科学制定保护政策,信阳党史部门认真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共普查出革命遗址709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遗)址、人物活动纪念地448个,革命领导人故(旧)居166处,著名烈士墓地(园)73处,革命纪念馆6个,其他遗址16处。为了发挥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系统全面地介绍信阳革命遗址的有关情况,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精心编纂了《红色览胜——信阳革命遗址》一书。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为更加直观地了解信阳革命历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对我们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信阳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读史以明智,察古以鉴今。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弘扬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而努力奋斗!
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李水
2014年9月
后 记
为全面了解信阳丰富的党史资源,掌握境内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认真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以革命遗址普查资料为基础,以“存史、资政、育人”为目的,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出版了《红色览胜——信阳革命遗址》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阳革命遗址的有关情况,为了解信阳革命历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本书编辑出版工作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蒋文俊主持,副处级纪检员焦予玲和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人员参与。在资料收集、编撰、出版过程中得到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得到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光山、固始、潢川、息县、商城、淮滨、新县党史(史志)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力求做到史实准确、文字简洁,但由于部分史料记载不详,加之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出现差错和遗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