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6日傍晚,一辆深色面包车带着一路风尘驶进了滨临淮河的一座县城——淮滨县城。这就是李鹏副总理一行乘坐的面包车。随同李鹏副总理一起到达的有国家计委、水电部的同志。他们在副省长胡廷积的陪同下,早晨从郑州出发,经新蔡县到达淮滨。夜幕降临,喧闹的淮滨县城逐渐趋于宁静。接到省政府的通知,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吴烈继、副专员张树亭已在此迎候。
李鹏副总理此行的目的是视察淮河,然后前往安徽合肥参加国务院主持召开的治淮会议。在此之前的2月28日,国家水电部和中国水利协会联合在信阳召开淮河中游控制工程学术讨论会,对兴建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李鹏视察淮河,将对淮河水利情况作进一步考察,为合肥治淮会议作准备。
当晚,李鹏在设施简单的淮滨县委招待所休息。吴烈继、张树亭与淮滨县委、淮河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连夜为第二天视察做准备工作。吴、张专员商量,乘李鹏副总理视察淮河的难得的机会,将信阳老区人民生活情况和淮河水利情况向副总理作详细汇报。
3月7日早晨,刚吃过早餐,李鹏便来到招待所三楼的会议室。会议室中间的一个长桌上摆放着淮河流域图。李鹏仔细察看了地图,了解淮河流域水库工程情况。然后,他们来到饮马港码头,乘船视察淮河。陪同视察的有胡廷积、吴烈继、张树亭及淮滨县委、淮管处的负责同志。
是日,天气晴朗,波澜不惊,小型机动船在宽阔的河面上缓缓向东行驶。说起这条船还有一番来历呢。1982年夏季,信阳境内遭受洪水袭击,沿淮几个县一片汪洋。河南省委领导刘杰、戴苏理等来信阳视察水灾情况,因洪水阻隔无法进入灾区深处。为此,省里决定给淮滨、潢川、固始3个县每个县拨款25万元,制造抗洪指挥船。船上安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在船上指挥抗洪抢险,并随时与上级保持联系。李鹏一行乘坐的这条船便是当年的抗洪指挥船。
淮河,是中国第三条大河,发源于桐柏山区,信阳位于淮河上游,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2%。淮河两岸本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的富稻富麦之地,但从南宋时期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加剧了水旱自然灾害。再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盘剥,水利常年失修,历史上劳动人民辛勤修建起来的一批著名工程也相继遭到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水利状况是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尤其是淮河干流带来的灾害更为严重。1950年,淮河出现特大洪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根治淮河”的号召。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信阳人民先后建成大中型水库十几座,并不断兴建配套工程,治淮取得显著成效,改变了长期遗留下来的“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多灾局面,“大雨大灾”的程度也有所减轻。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人民政府继续对淮河实行规划的持续治理。
船上,吴烈继、张树亭详细介绍了淮河治理及老区人民的生活情况。不大的船舱里整齐地摆放着两排椅子。李鹏坐在船舱横头的一把藤椅上,身着深蓝色套装,外面披着一件风衣,显得非常稳健。他认真地听取汇报,并不时地将一些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吴烈继、张树亭坐在紧挨着李鹏副总理的位置上。气氛和谐宁静,像是在召开一个小型会议。
吴、张专员汇报说,信阳是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信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带来的创伤、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原有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加上其它历史原因,老区一部分群众的生活仍很贫困。目前,信阳的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团结带领群众正在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在船上,信阳负责人还详细汇报了淮河汛期行洪的上下协调问题。淮河上、中游洪水来量大,河道排洪能力小,遇到洪水灾害时,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淮河干流蒙洼蓄洪区的王家坝进水闸若不能按规定水位开闸泄洪,就会使淮河上游流域水灾泛滥更为严重。
船行驶途中,李鹏两次下船进行实地察看。一次是船行至淮滨县王家岗乡东部的一个地方,李鹏下船来到大坝上详细察看了坝基和淮河河道行洪情况,在这里驻足约 30分钟。一次是船行至固始三河尖时,李鹏下船来到河岸附近村庄的农民家里,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三河尖因地处淮河、史灌河、泉河交汇处而得名。这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水灾袭击,群众生活非常贫困。有一户农家,茅草房,泥巴墙,屋里值钱的家当便是一堆草和几件简单的炊具。李鹏看到这种情况,心情很沉重。他说,这里的群众没有国家的扶持,单靠自身的力量脱困很困难。
信阳负责人在向李鹏汇报时,还谈到了正在论证的淮河中游的临淮岗水利建设工程。临淮岗水利工程是个大工程,整个工程建成后,对于控制稀遇洪水、确保淮北大堤及淮南、蚌埠等工矿城市安全、发展经济是非常有益的。合肥治淮会议,将再次对临淮岗水利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这个工程项目确立下来,便可纳入国家 “七五”期间治淮计划。但是,这个工程建成后,信阳境内沿淮地区水位要抬高2米多,一部分地区将会被水淹没。
李鹏认真听着吴烈继、张树亭的汇报,不轻易插话,对所汇报的问题,非常重视。后来在合肥治淮会议上,李鹏讲话强调指出,临淮岗水利工程项目要充分论证。要上下兼顾,统筹考虑。同时,治淮会议根据各方面的调研情况,对淮河上、中游防洪及沿淮圩区群众生活等问题也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船行驶途中,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他们在船上就着信阳毛尖茶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李鹏称赞信阳毛尖是有名的绿茶。
船驶入安徽境内淮河河道时,等在岸边的安徽省委书记黄璜等人也乘上这条船。下午5点多钟,吴烈继、张树亭等从颖上县下船经固始返回信阳。
李鹏副总理视察淮河,虽然在信阳境内停留时间不长,但是他关心群众疾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却深深留在信阳干部和群众的记忆之中。
(项先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