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护送王凤梧同志到苏区的经过

日期:2021-05-11 09:45:37   来源:   作者:

胡清瑞遗作         胡宏宏整理

    
 
王凤梧                                                      胡清瑞
 
 
        一九三三年夏,我在西北军做地下工作,在张印湘原三十军所属的三十一师九十一旅旅部当中尉文书。一天,我接到河南省委通知,要我迅速赶到郑州接受新任务。我简单安排了一下手头的工作,连夜赶往郑州。在省委交通站住下。第二天上午省委书记吕文远同志来到交通站,向我交代任务。
       吕文远同志对我说:目前敌人正在向鄂豫皖苏区发动围剿,其目的是要扼杀新生的鄂豫皖苏区苏维埃政权,切断鄂豫皖苏区同中央和省委的联系,使鄂豫皖苏区成为孤岛,与此同时,由于党内出现了叛徒,我们在豫北和豫东南的党组织受到极大的破坏,许多同志牺牲,省委同外界的联系几乎断绝。按照中央要求,省委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恢复同鄂豫皖苏区的联系,打通从郑州到鄂豫皖苏区的交通线,要重新建立沿途新的交通站,对原有的交通站目前暂时不能使用,要逐步清理,选派可靠的同志到那里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再恢复使用。
        吕文远同志接着说:“省委决定派老王同志先到鄂豫皖苏区,同他们一起就如何重建交通线的问题进行商谈。之前省委曾选派过几位同志去那里,由于种种原因都无法越过国民党的封锁线而返回,有的同志为此而牺牲。此次省委决定动用你的特殊关系来护送老王同志从郑州出发到信阳柳林交通站,该站目前未遭破坏,是唯一通往鄂豫皖苏区的交通站,周性初同志在那里负责,你同他是熟悉的,因此省委考虑此次派你去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要想办法,确保老王顺利到达柳林,和周性初同志接上头,然后由他们护送老王进入苏区。 由于此次行动不能使用原来沿途的交通站,完全要闯出一条新路来,困难会很大,对你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党相信你,会用你的智慧和行动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你回去以后要考虑一个行动方案,做一个具体计划报省委,一周后启程”。
        我虽然点头,但是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的份量。我问道:此行一共几个人?吕文远同志交代:一共三人,除你们两人外,还给你们配了一辆马车,马夫由豫北的一位张姓同志担任。我接受了任务后就回到部队。
        回来后,我反复思考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具体从行动路线,我们同行关系,同行原因,同行手续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当我向省委书记吕文远同志汇报我的计划后,他表示同意。同时要求我: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要注意冷静,决不能硬拼,实在不行可以先撤回郑州。
        在省委同意我的行动计划后,我开始作准备工作。我因母亲生病回家探视,向部队请了假。因为当时我母亲确实患病,长期住在信阳我舅舅家,这是部队都知道的事情。因为考虑到信阳农村没有“大夫”,我在郑州请了一位“郎中”和我一起回乡,给母亲治病。这位“郎中”就是省委老王-----王凤梧同志。我们顺便带了一些药品,当然这些药品都是给母亲“治病”的。为了确保路上的安全,我还将手枪的两个弹匣装满子弹,佩带在身,以防不测。之后我到旅部开了一张通行证,以备路上盘查。一切准备就绪,就在出发前几小时,省委通知我:由于时间原因,省委决定你们改坐火车前往信阳,必须在第二天上午到达柳林交通站。和先期到达那里的鄂豫皖苏区同志接上头。因为时间紧迫,我们两人就出发了。
        在郑州火车站,我和“郎中”被国民党宪兵拦下。他们检查了我们的证件后,要“郎中”打开他那个装有药品的小皮箱。此时我十分警觉,因为小皮箱内有当时国民党政府禁止携带的药品,而且我们此行是前往信阳方向,在当时来讲是有“通匪”的嫌疑。我马上拿出一盒香烟,递给其中的一位说:你们是西北军哪一部分的?因为我看到他的胸章上写的就是三十师的。当他们得知我也是西北军,又是三十一师的,属同一个军的,这时他们好象见到了老乡似的,和我们亲热起来,不但不检查“郎中”的小皮箱,而且还向我们打招呼表示歉意。其中一位马上接过我递上的烟,一边抽一边和我聊起他们部队的一些家常,一会儿火车鸣汽笛了,他们马上将我们送上了火车,并向车上押车的两个当兵的关照:“他们两人都是三十一师的,随身东西已经检查过了”,并请他们在路上多关照我们。此时我和老王对了一下眼神,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就这样我们一路顺风到了信阳。此时已是晚上七八点,走出车站一片漆黑。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小客桟住下。一天旅途的劳累和高度的紧张,老王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此时我心里还在盘算着明天的“活儿”。
        约到上半夜,突然外面响起枪声,我们立即起床,我从枕头底下取出手枪,打开保险。此时门外响起脚步声和嚎叫声。我从窗户外看见小街上一些国民党士兵在挨家挨户的搜查,我叫老王赶紧将装有药品的小皮箱放到床底下,同时将一把破扫帚塞入床下挡住哪个小皮箱。一会儿一群国民党士兵进入旅社,对住宿人员进行盘查。当他们闯进我们的房间时,只见我们两人在打牌。其中一人,看到我也穿着国民党军服,就问我是哪一部分的。我拿出通行证递给那个当兵的。他看了我的通行证就指着老王问:“他和你是一起的吗?”我立即回答:“他是我请的大夫,回家给母亲看病的”。旁边的士兵插话问我们,有没有看见有人逃进客桟,我们一边作否定的回答,一边继续打牌。就这样,这群士兵看不出我们有任何异样,就到隔壁的房间继续搜查,然后走了。这时我们才松了口气。一会儿,客桟老板来打招呼,说是这群人是抓逃犯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离开了客桟,前往柳林交通站和周性初同志接上了头。此时鄂豫皖苏区的交通员也早已到达柳林交通站,我将老王介绍给他们,然后由他们护送去鄂豫皖苏区,我也完成了省委交给我的任务,和周性初同志告别后回到郑州。
        王凤梧(1901—1985)少将,1901年生于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现属金寨县)。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省郑州市革命互济会主任,河南省革命互济总会主任,中共焦作中心县委书记,上海中共中央交通局北线负责人,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统战部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部技术书记、总务科科长、民运科科长、军法处处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后勤部第四办事处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防空学校政治委员,军委民航局副局长、局党委代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指挥部副政治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胡清瑞](1909—1978)又名海青、怔鸿、国华、玉章,字廉溪。河南省长葛市人。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因国民党清党,到冯玉祥部一方面军当兵后,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1年同地下党员有了联系,1933年1月,与中共河南省委接上组织关系。1934春,任河南省委军委书记,同年夏任中共信阳县委书记。同年秋,为掩护省委组织部长撤退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以“抗日罪”被判刑八年。在狱中他和难友多次进行绝食和反监禁斗争。1937年冬被释放出狱,回到家乡进行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春,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时再次入党。后因被捕到出狱这一段历史未查清而停止党籍。1941年5月在苏中四分区重新入党,1947年经过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审查,作出了恢复胡清瑞同志党籍的决定。1946年随军北撤到山东任渤海军分区联络部科长,后任华中军区联络部科长,华东军区联络部科长,华东军区军官总团四支团副团长、政委等职。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历次“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上海解放后,他先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处副科长,市工务局党总支副书记兼人事室主任,上海市嵩山区人民法院院长,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上海市青浦县副县长,政协上海市青浦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胡清瑞同志遭受到“四人帮”在上海余党的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六年。1978年,中共上海市委为胡清瑞平反,对他 “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一生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1978年11月病逝,终年68岁,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革命干部骨灰陈列室。 胡宏宏系胡清瑞之子。
 

胡清瑞全家合影


胡宏宏工作照